当前位置:资讯 > >正文

每日精选:淇滨区人民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4.2万余尾鲫鱼苗安了新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2万余尾鲫鱼苗放流淇河。 通讯员 罗曼曼 摄

本报讯 (记者 窦煜东 通讯员 罗曼曼)4月11日,淇滨区人民检察院联合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淇滨区金山办事处组织开展“公益诉讼+增殖放流、不起诉+生态修复帮教”活动,助推淇河流域治理,实现了对社会关系修复与生态环境恢复双赢的有益探索。

2022年,淇滨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3件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经审查,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作出不起诉决定1件。针对这3件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涉及的3名违法行为人,以及近期办理的轻微刑事案件作出不起诉的4名被不起诉人,结合淇河湿地保护相关规定,淇滨区人民检察院决定督促7名违法行为人以增殖放流方式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对被不起诉人采取生态修复帮教措施。上述被告人、被不起诉人,自愿认罪认罚出资2.5万余元购买鲫鱼鱼苗4.2万余尾,以增殖放流的方式修复淇河湿地生态环境。

当天下午,淇滨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淇河保护办、市公安局等相关工作人员在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共同监督、见证并参与了4.2万余尾鲫鱼苗放流淇河。

参与增殖放流的7名违法行为人纷纷表示,能以这样的方式对生态保护做点儿有意义的事,感觉很有价值,今后将自愿担任公益保护志愿者。淇滨区人民检察院为他们发放了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资料和湿地保护志愿者T恤,鼓励大家定期开展巡河,以实际行动守护淇河湿地生态环境。随后,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向他们讲解了如何维护淇河生态平衡、淇河物种多样性等知识,让大家对淇河生态保护有了更深的了解。

标签:

推荐阅读